鄭明典發文指出,當颱風遇到冷高壓,除了可能會有「共伴效應」外,颱風的路徑和強度也可能會有變化,他分享氣象專家王時鼎的統計分析,冷高壓的活躍通常象徵西風帶已南移,通常颱風多半會在北緯20度以南生成。
當颱風接近台灣時遇到高壓南下或出海,如果颱風很強、高壓也很強,甚至是寒潮爆發的情況,颱風會直接被高壓阻擋而快速減弱乃至消散;如果颱風偏弱或只是熱帶性低氣壓,此時乾冷空氣捲入颱風環流,颱風會減弱並轉西南西或西南方向移動。
以目前鳳凰颱風的預報,強度強、高壓屬於緩慢南下出海狀態,易受高層槽線導引,颱風傾向於高角度轉向,往東北方向移動,並可能逐漸變性成溫帶氣旋。
此外,鄭明典再另發一則文表示,看過所有預測模式,在鳳凰颱風接近台灣的前後時間點,那時段雖盛行東北季風,但並沒有顯著的冷空氣南下,大陸冷高壓也明顯偏弱,因此主要還是受(中高層)副高的導引加上低層東北季風的影響,這種情況颱風可能會有高低層不同步的現象,也就是高低層分離現象。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花蓮小沂姑婆家又爆鬼故事!冒出1人搬走熱水器還領走慰問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