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太平洋熱帶系統持續發展,位於菲律賓以東海域的熱帶性低氣壓 TD-29,被氣象界普遍視為準備生成的今年第 26 號颱風「鳳凰」。多項模式顯示,其發展條件極為有利,其中 Google DeepMind 開發的 AI-FNV3 系集預報出現罕見「零分歧」現象,50 個成員全數一致看好發展強度。該模式預測,系統巔峰可達五級颶風(大於 137 節)等級,相當於台灣中央氣象署定義的「強烈颱風」以上標準。

氣象粉專「觀氣象看天氣」指出,從模式與衛星反演資料來看,目前及未來幾天,準鳳凰所處海域的發展條件相當有利。除了海溫充足、垂直風切偏弱外,季內震盪(MJO)濕相位也正位於西太平洋,加上系統在登陸菲律賓前仍有約五至六天的發展時間,因此多數模式研判,「準鳳凰」極有可能成為環流龐大的高強度颱風。

該粉專也提醒,後續對台灣的影響仍需密切觀察。目前多數模式初步共識為:前期在強勢副高導引下,將登陸菲律賓呂宋島;之後隨北方槽線東移、副高減弱,進入南海後可能轉向北至東北,路徑類似 2004 年南馬都颱風。若以目前路徑來看,全台皆有明顯降雨的機會。由於時間尚久,路徑變數仍大,需持續留意最新動態。

台灣颱風論壇則發布 AI 模式圖指出,Google AI(FNV3)系集預報認為,鳳凰生成後將快速發展、增強,在抵達菲律賓前巔峰可達強烈颱風等級,且具有高度共識。貼文提到,這次 AI 模式對秋季颱風的預測表現,將在幾天內揭曉。

各方模式顯示,準鳳凰目前仍在海上發展階段,未來移動與強度變化受副高勢力及北方槽線影響仍存在變數。氣象粉專呼籲,民眾應持續關注中央氣象署與國際模式中心後續預報,密切留意鳳凰動態與可能帶來的降雨影響。

AI 模擬的颱風路徑仍存在變數。翻攝「台灣颱風論壇|天氣特急」臉書
AI 模擬的颱風路徑仍存在變數。翻攝「台灣颱風論壇|天氣特急」臉書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吳音寧被臨陣換將 他痛斥普發1萬翻版!喊話賴卓團隊硬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