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ema Times》報導,日本前首相石破茂在今天播出的節目「ABEMA 的新聞秀」中提到,高市早苗首相日前在國會答詢時表示,台灣有事「有可能構成存立危機事態」,此話引發中國強烈不滿,也讓日中關係急速惡化。

他回顧,從 1972 年田中角榮首相訪問北京、實現日中邦交正常化以來,「歷代政權都是一再小心翼翼地管理日中關係」。

石破表示,歷任政府雖然也有很多「想講的話、情緒高漲的時候」,但都在極度謹慎之下處理,因為日中關係本身就非常微妙,而「日本政府這些年是以什麼立場應對」,是現任政權必須充分理解的基本前提。他並點名現任內閣,應在充分認識這段歷史脈絡的前提下,思考接下來的應對方式。

談到高市的發言時,石破說,他並未在現場聽到答詢,只是看影像很難妄加評論。

不過,他強調,高市本身是老練的政治人物,「理當是在考量各種因素之後才發言」。他也說,既然是日本民眾選出的首相,就更應該在「該說的話要說、需要收束的地方要收」,這也是執政黨國會議員的責任所在。

至於高市陣營有人認為,「刻意把存立危機事態的啟動可能說出口,本身就具有嚇阻效果」,石破則回應,必須先清楚說明「在什麼樣的情境下、為何能形成嚇阻」,否則外界很難判斷其合理性。

他提到,高市在國會上僅以「有各種例子」帶過,若沒有進一步說明,外界也難以評估這樣的答覆究竟能否產生嚇阻效果。

在台灣有事的具體應對上,石破更強調,真正該討論的是「如何避免台灣有事發生」,而不是把「台灣有事之後怎麼辦」拿到檯面上大談。

他指出,必須在確實研讀日美安保條約與日美地位協定條文,並詳細分析中國、台灣雙方陸海空軍實力的基礎上,才能進行嚴肅討論,「如果能像電車吊掛廣告那樣,三言兩語就講完,世上就不會有人那麼辛苦了」。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首相立場代表全體日本國民嗎? 來看民調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