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N分析,此次反應是北京刻意釋放警訊,警告日本及區域內其他國家:若在台灣問題上與中國立場相悖,將可能面臨類似壓力。然這場爭端已延續近兩週未見降溫,同時也突顯北京日益憂慮亞洲安全態勢變動──尤其在美國盟友提高軍費、強化協同下,面對中國軍力升高的區域新平衡。

另外,歷史因素也使日本成為最令中國警惕的對象。上世紀日軍侵華、占領台灣及多項暴行,成為中國「百年國恥」的重要記憶來源,反日情緒多年來持續存在,並在習近平治理下民族主義高漲的氛圍中更趨主流。

中共官媒《人民日報》評論稱,高市的談話顯示日本「不尊重當前力量格局轉變」,並試圖突破和平憲法的束縛,尋求「軍事大國」地位。評論指稱:「日本領導人首度表明意圖對台灣進行武裝干預,並對中國發出軍事威脅。」

日本近年大幅調整安全政策,從戰後和平憲法的限制轉向擴大防衛預算、獲得反擊能力,背景包括中國在台海及周邊頻繁軍事行動,以及美國要求盟友加大國防承擔。許多日本政治人物,尤其高市所屬的保守派,愈加擔憂北京若攻台將對日本安全造成直接衝擊,因而主張增加軍費甚至修憲。

高市以強硬安全路線著稱,她過去曾因質疑部分日本戰爭責任敘事而引發北京不滿。上任後,她不僅首次明確點出台海衝突可能需日本軍事介入,也推動加速日美安保合作與國防建設。中國軍方相關社群帳號更批評其作為恐讓「軍國主義幽靈」再度「危害世界」。

新加坡國立大學學者莊嘉穎分析,北京此刻強力反擊,意在「提前壓制」高市,使其在國防擴張議題上更加顧忌。

今年適逢二戰結束 80 週年,北京強調日本投降後中國解除日佔、台灣回歸當時國民政府的歷史背景,藉此凸顯自身對台主權主張,同時放大對日本軍事化傾向的疑慮。北京視奪取台灣為「民族復興」核心目標,若日本變得更強大,恐使武力犯台的風險更複雜。

中國學者王義桅則直指,高市此番言論是「錯的人、在錯的時間、說了錯的話」。

儘管日本已派遣特使赴北京降溫,雙方至今仍陷僵局,中方堅持要求東京撤回相關言論,使化解空間受限。同時,北京持續升高民族主義情緒,包括中國軍方發布名為《別太狂》的影片,以饒舌方式宣示軍力。

此外,一張日本外務省特使金井正彰與中國外交官劉勁松會晤後的照片在中國網路引發熱議,兩人姿態被解讀為象徵外交力場的落差。官媒央視更以「中國捍衛主權的立場百年不變」作為宣示。

火線話題 | 中日衝突越演越烈

這篇報導屬於「 中日衝突越演越烈 」主題,更多延伸閱讀:

  1. 印度水產「便宜30%」搶市場 中國人鬆動:檢測合格有啥不敢吃
  2. 水產又被禁 北海道扇貝業者:通路早「去中國化」
  3. 日女歌手北京演唱會前表態挺一中 吐心聲:盼當中日交流橋樑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魏哲家、劉德音獲獎 美商務部長賀「你們的領導改變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