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自由會議(Berlin Freedom Conference)匯聚各國政要與公民領袖,共同探討如何抵抗威權浪潮復興。前總統蔡英文今天受邀發表演說,她一抵達會場,就有多位民運領袖與流亡人士上前致意,感謝台灣成為亞洲的民主燈塔,現場氣氛熱烈而感人。

蔡英文以「民主國家面臨的威脅:台灣捍衛自由的經驗」為題發表專題演說,她首先感謝主辦方邀請,「相隔近15年再度踏上德國土地,能與世界各地致力民主的朋友齊聚,感到無比榮幸與鼓舞」。

她指出,柏林自由週紀念1989年柏林圍牆倒塌,這場歷史事件象徵民主戰勝威權,36年後仍具啟發意義。「我希望這場會議能激勵我們共同制定策略,讓我們辛苦捍衛並珍視的自由與民主能更長久延續。」

蔡英文回顧台灣民主發展歷程表示,台灣曾經歷數十年威權統治,人民因言獲罪、媒體自由受限,但仍未放棄對民主的追求。1996年舉行首次總統直選後,台灣進入民主鞏固階段,如今已被公認為全球最自由、最有活力的民主國家之一。

她說,當世界回顧民主成果的同時,威權威脅卻日益嚴峻。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喚醒全球警覺,亞洲與歐洲面臨的挑戰本質相同,包括假訊息、網軍與媒體滲透,而人工智慧技術的進步更讓語言障礙不再是阻礙。

蔡英文指出,「韌性是民主生存的關鍵」。台灣面對威脅時,不是被恐懼擊垮,而是把挑戰化為養分。她說,正是這份韌性,讓台灣成功守護選舉、度過疫情,並抵禦資訊操弄。

她進一步說明,台灣在她任內國防預算增加超過8成,年均成長近8%,是歷來最具系統的國防投資。台灣同時強化不對稱作戰能力,推動全民防衛動員、強化基礎設施安全與後備訓練,並建立防禦假訊息的社會合作機制。

蔡英文表示,台灣的半導體產業已成全球供應鏈關鍵環節,「在人工智慧定義力量的新時代,台灣晶片產業更是全球繁榮的基石」。她強調,台灣願意分享經驗、承擔責任,「我們不把安全夥伴的支持視為理所當然」。

她指出,維護區域穩定與全球安全是民主國家的共同責任。明確且一致地支持台灣安全,本身就是對威權擴張的嚇阻。她特別感謝七大工業國集團(G7)、歐盟、美國與德國聯邦議會近年來的聲明,展現對台海和平的關切。「這樣的聲音讓北京知道台灣並不孤單,也讓台灣人民感受到世界的支持。」

蔡英文說,今天台灣是民主防線的最前線,但明天可能換成任何國家。「加強合作、強化防衛,應是所有民主國家的共同優先事項。」她呼籲民主夥伴團結一致,共同確保自由與民主生活方式能世代延續。

她最後表示,希望「柏林自由週」能像當年柏林圍牆倒塌一樣,凝聚更堅強的民主力量。「台灣與所有共享自由與民主價值的國家,都在確保民主長存的努力中扮演關鍵角色。只要攜手合作,我深信自由社會的未來必將光明。」

據了解,蔡英文此行參加柏林自由會議,象徵意義格外深遠。這項活動以柏林圍牆倒塌、威權被推翻的歷史為名。

當年圍牆倒下時,台灣仍未成為完全的民主國家;而36年後,台灣的前總統站在這場以自由為名的會議舞台上,作為重要嘉賓與演講者,代表一個百分之百民主的國家,向國際社會分享台灣如何在威權壓力下守護自由、證明民主的價值與韌性。(中央社)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威廉王子首透露如何與子女解釋凱特病情 允許長子用手機時機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