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管局今舉行記者會揭示園區「開發」與「更新」雙引擎成果,園管局表示配合行政院延長實施「投資台灣三大方案」至117年,園管局提供優質產業空間,協助廠商根留台灣。
新園區開發進度方面,園管局指出,目前包括中埔、水上、新市、北高雄、褒忠等五大產業園區,以及高雄軟體園區二期、屏東科技產業園區擴區、楠梓科技產業園區第三園區與仁武科技產業園區等四大科技產業園區,皆已進入開發或招商階段;其中,水上與新市園區出租率達100%,北高雄也超過九成,顯示產業對優質空間的殷切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園管局表示,為確保土地資源永續利用,多數新園區採「只租不售」方式釋地,有效控制資源流向,維持長期產業聚落發展。
至於既有園區的更新作法,園管局表示目前以高雄前鎮、楠梓及台中潭子科技產業園區為主軸,推動整體建物翻新與用地重整,打造符合當代產業需求的新型辦公與廠房空間。以「科技產業園區風華再現計畫」為例,園管局編列19.91億元專案預算,用於低度使用廠房收購與再利用。預估更新後可釋出13.5萬平方公尺樓地板面積、創造近2,000個就業機會,成為地方產業升級的重要推手。
記者會現場到場的日月光副總經理李叔霞分享表示,政府針對用地釋出與行政協調具高度效率,讓企業可以減少繁瑣行政流程,更專注於技術與產線升級。東陽實業副總經理陳金錫則認為,園管局提供的硬體條件與交通便利性,有助傳產轉型與招募人才,「我們在選址時,園管局給予快速回應,對企業來說非常有感的支持」。
除了空間開發與更新外,園管局也公布最新招商成果,統計截至目前,今年度已促成166件投資案,總投資金額達1,745億元,其中不乏日月光、鴻海(雲高)、湧盛電機等指標企業擴大投資。投資產業橫跨半導體、AI、智慧製造等新興領域,形塑園區為高端製造與創新研發的戰略樞紐。
園管局表示未來將持續強化土地整備效率與招商服務,結合區位優勢與政策誘因,推動產業升級、人才回流、投資加碼,打造具全球競爭力的「台灣製造基地」,提供台商及國際廠商穩定投資空間,落實產業根留台灣、深化在地供應鏈。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