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部「運動×科技行動計畫」自2023年啟動,計畫為期4年至2026年,總經費約新台幣五億餘元,由各推動與研發單位分工合作。

產業技術司表示計畫聚焦新興運動科技應用,帶動軟硬整合與虛實融合服務,引領高科技產業運動化,例如設備業、運動器材製造業、資通訊產業等,並推動優勢運動項目產業化,例如棒球、高爾夫、戶內外運動場館,預期全程計畫結束,可促成企業投資約30億元、衍生產值約75億元以上,加速我國運動科技從研發到應用的全面升級。 

經濟部產業技術司長郭肇中表示,該計畫依據行政院「臺灣運動x科技產業策略(SRB)行動方案」執行,鎖定「運動產業科技化」與「科技產業運動化」主軸,所展出棒球、高爾夫球、自行車與登山等創新研發成果,以台灣優勢運動項目領頭,朝「技術領先」、「產值倍增」,逐步建立台灣運動科技新興產業生態,邁向國際新藍海市場為目標。

「運動產業科技化」方面,因台灣人熱愛登山,已形成全民戶外運動文化,安全登山需求明顯上升,產業技術司表示「科技登山人—科技留守人平台(MountLink)」結合無基站超距通訊與SOS 警示,已與政府及消防單位合作,全面強化山域安全。

此外,產業技術司表示台灣是自行車王國,且擁有完整產業鏈,從整車製造到零組件都有高度競爭力,「室內騎乘訓練系統」透過訓練台與互動軟體整合,讓教練能即時掌握坡度與選手體能變化,提升訓練精準度,從研發、產業化到跨域鏈結,預期未來台灣會有更多智慧騎乘產品出現。 

在「科技產業運動化」,產業技術司指出「智慧高球服務系統」,首創可攜式複合感知一體機,能即時提供揮桿動作回饋,並以輕量化設計大幅縮短建置時間,適用各類高爾夫場域,引領高球訓練走向行動化與智慧化,帶動國內設備製造業者投入研發升級為方案供應商。

產業技術司指出「高爾夫AI虛擬教練」及「體適能AI檢測與訓練服務」,可全面分析選手動作與體能狀態,並自動生成個人化訓練方案,協助民眾自學,支援教練進行專業指導。已於2025世界壯年運動會實際導入揚昇球場及霧峰球場。

郭肇中表示,從原鄉到城市、從一般民眾到國手級選手,這些運動產業科技化的創新服務,證明科技正讓每個人都能以更智慧、更安全方式投入運動生活,以軟硬整合虛實融合運動,創造運動高值化方案。未來經濟部將持續攜手工研院、資策會、自行車中心等研發法人,結合地方政府與企業,共同打造從場域驗證到國際市場的創新生態,讓「科技運動、全民參與」成為台灣新日常。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壹短蘋|有沒有「台灣病」?政府想的、企業怕的、民眾感受都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