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發部說明,迄11月4日共有3條待修復海纜,其中包含1條國內海纜「臺馬二號」與2條位於24海浬外的國際海纜EAC1、TSE-1。另有APG、APCN2、SJC2等3條國際海纜處於計畫性維修階段,並非突發中斷。官方強調,目前皆已啟用替代路由,僅尖峰時段可能出現輕微延遲。
根據過去5年通報資料,海纜障礙約有八成為人為因素造成,常見情形包含船錨勾纜、漁撈作業牽動纜線、抽砂船施工等;另約兩成源自自然老化與地震活動。雖然海纜位於海底,但仍受海上作業密度影響,國際亦多有類似案例。
數發部指出,政府正從三大面向強化通訊韌性,包括「事前偵測」掌握異常訊號、「事中即時應變」迅速切換流量與備援通道,以及「事後加速修復」協調國際維修船期,加快受損海纜復原效率。
此外,政府已採「備援再備援」原則,布建非同步衛星站點、補助電信業者擴充微波容量並增加海纜建設,以減少單一路徑故障風險。對外通訊與關鍵服務皆維持正常,民眾無須恐慌。
數發部提醒,近期網路平台不實訊息擴散快速,民眾應避免轉傳未經查證內容,以免造成社會恐慌。官方資訊將於數發部網站與公告透明揭露,建議民眾以可靠來源為準。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普發一萬引爆手機降價潮 十月Top15榜單揭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