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內政部調查,台灣少子化加劇,新生兒數目由2020年的16.5萬降至13.5萬,一共減少了18%。同時,根據寵物登記管理資訊網,貓狗的數量持續增加中,從2020年的20.8萬,增加至2024年的23.2萬,「人寵差距」從4.3萬擴大至9.7萬,顯示台灣的中小家庭樣貌快速改變。
青世代「7大砲」搶攻北市議員!藍綠白磨刀 2區戰況最激(壹蘋10點強打)
談接觸動保契機 與「他」有關
陳冠安說,自己接觸動保的契機,除了他自己有養狗,過去在前黨主席江啟臣任內,還有舉辦國民黨動物日,開放黨工帶貓貓狗狗到黨部上班,這也是國外很多企業現在推動的模式,當時迴響還不錯,當政治幕僚,陪伴寵物的時間就變得很少,若有更多時間和機會能跟寵物接觸,是蠻好的議題。
陳冠安表示,自己有空也會到民間的動物之家,幫忙清理園區環境,餵食收容動物,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對動保議題認知視野。
拋動保政見 港湖蓋「寵物遊樂園」
陳冠安說,港湖地區年輕人多,尤其現在年輕族群不太想生育,所以毛小孩的數量是高於新生兒的,在這樣的情況下,台北市南港內湖現在都已經有狗公園,在遛狗方面也有河堤等大範圍的空間,相對其他區來說,目前是夠的。
但他認為,現有狗公園、狗狗園區,雖然可以讓狗狗洗澡、游泳,也有斜坡可以讓狗狗跑來跑去,有些也設置無障礙設施,還可以幫狗狗提供沙龍服務,甚至是減肥,及結合寵物友善餐廳,可以帶狗狗一起用餐,但有些並不是公家單位,而是民間的私人場所。
因此,他若有幸能當選,上任後將會推動建設一座複合式的寵物遊樂園,希望這個園區要是公用設施,希望能在港湖推動落成,使其成為獨領全台北市、獨領全台,甚至這樣的寵物遊樂園,亞洲其他國家目前也沒有這樣的概念。因此若蓋好,預期將成為非常好的動保展示區,甚至能在園區內定期舉辦認養活動,藉認養的收入,可以幫助更多公立收容所及民間動物之家,讓它們可以舉辦更多認養活動。
曝走訪收容所實地觀察 建議「收容規範」制度化
陳冠安坦言,自己先前曾到市立收容所實際觀察,環境方面真的有待加強,他直言,所內收容的大部分都是遊盪犬,壽命其實都偏短,而大量犬隻又關在燈光不足、通風環境不佳的環境,長期下來對狗狗健康並不好。
他也說,在實地走訪內湖及新北板橋的收容所後,他覺得北市的志工教育訓練,是有一些改善空間的。
他舉例,有少部分志工態度消極,對認養人態度並不友善,且審核機制不一。自己分兩次去,有部分志工對認養人提出在收容所現場遛狗嚴詞拒絕,且態度強硬,認為有意認養人,又不領養為何要遛狗?但若不溜一段怎麼知道狗狗的狀態?認養人要認識狗狗,狗狗也要認識認養人,且溜過之後,也會提高認養意願,這是他覺得很遺憾的地方,若有明確的規範,會更好。
因此,他希望藉由推動建造寵物遊樂園,投入一定程度的資源,讓動物友善繼續發揚,讓台北市成為全亞洲最有愛心的「動保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