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外旅遊嚴重失衡

根據交通部觀光署統計,今年前7個月台灣出境旅遊人數高達1087萬人次,年增10.5%,預估全年出國人數恐突破1850萬人次,再創新高!然而,相對之下,同期入境旅客僅435萬人次,年增率不到10%,顯示國內外旅遊市場嚴重失衡。

對此,打造日月潭涵碧樓,同時也是全國商總榮譽理事長、鄉林集團董事長賴正鎰今(28日)表示,目前國旅幾乎被出境潮掏空,台灣觀光復甦乏力,政府須以短期救急與長期轉型的「雙軌思維」來挽救觀光空洞化危機,並開放大陸旅客來台,才能讓觀光產業真正回暖。

根據統計,今年國人前7個月出國旅遊的熱門地區以日本最受歡迎,旅客達387萬人次、年增9.17%;南韓以103萬人次居次、年增28.21%,成長率更勝日本,顯示韓元貶值與廉價航空普及持續吸引台灣遊客。香港則以92.6萬人次名列第三,年增34.21%。

全國商總榮譽理事長、鄉林集團董事長賴正鎰。涵碧樓提供
全國商總榮譽理事長、鄉林集團董事長賴正鎰。涵碧樓提供

國旅吸引力下滑原因

賴正鎰指出,這些數字代表民眾願意花錢、願意旅遊,但卻選擇把錢花在國外,而非國內。國旅市場吸引力下滑,服務創新不足、價格偏高、交通不便、體驗單一,都是旅遊人口外流的主因;還有就是國人最常去的花東地區,近年來受地震與颱風影響,國旅人口銳減。

在入境旅遊部分,賴正鎰也指出,前7個月來台旅客僅約478萬人次,雖較去年成長9.8%,但復甦速度明顯落後周邊國家。以來源地來看,日本旅客76.6萬、港澳72.6萬、韓國58萬人,皆較去年同期略增,但整體增幅不如預期。反觀東南亞地區雖有144萬人次來台,年增僅6%,呈現成長趨緩現象。

賴正鎰強調,觀光署應深入研究討論,台灣對周邊的亞洲市場是否失去吸引力?外國旅客是否覺得台灣旅遊重複性高、新意不足等,這都是值得政府正視的警訊。

值得注意的是,大陸來台旅客前7月僅36.5萬人次,雖年增62.7%,但主要受惠於開放福建、上海民眾赴金門、馬祖的離島旅遊,若能增加本島的團客與自由行,絕對有助於旅遊市場。

陸客旅遊示意圖。路透社
陸客旅遊示意圖。路透社

陸客年逾2500億觀光收益

賴正鎰表示,大陸旅客在疫情前一年為台灣創造逾2500億元觀光收益,是各市場中貢獻度最高的群體;若能分階段開放,將是帶動產業回溫的關鍵契機。若繼續封閉市場,將使台灣旅宿業、夜市經濟、交通運輸等長期處於「有設施、無人潮」的窘境。

賴正鎰建議,政府應以「雙軌思維」挽救觀光空洞化危機。在短期救急方面,可以推出國旅優惠、團體旅遊補助、加碼宣傳活動,並鬆綁旅宿業的營運限制,減輕業者壓力。尤其是花蓮部分受天災之苦,也希望政府能給予旅遊補助,振興旅遊與消費信心。

另建議政府在長期轉型方面,應該重新定位台灣觀光品牌,發展文化深度旅遊、地方特色體驗及綠色旅遊;同時推動與鄰近國家之間的區域旅遊合作,擴大市場來源。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熊群大軍壓境日本「東京民宅淪陷」!足跡圖眾人看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