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西KTV新聞報導,日本全國知名觀光地京都,近日出現了明顯的「異變」。今年以來,京都的計程車司機都深有感觸:「日本客人幾乎沒有了,少很多。現在大概9成都是外國人。」

根據統計,日本人入住京都的人次持續下降,甚至在4月較去年同期大跌約25%,「日本人京都離心」愈來愈明顯。

另一方面,與京都形成反差、表現最亮眼的竟是奈良。

奈良曾在2021年創下「全日本住宿人次最少」的紀錄,是名副其實的「無法住宿的都市」。但近年狀況急轉,加上高市早苗首相的家鄉加持,更讓奈良人氣水漲船高。

不過,觀光客到了夜晚卻驚呼:「人去哪了?現在才7點耶,怎麼像深夜一樣?」奈良的「夜間過早熄燈問題」對觀光客來說極為不便。

京都在11月進入賞楓旺季,街上滿滿是人,光是行走都困難。外國旅客興奮地表示:「我們去了大阪再來京都,想把能做的都做完!秋天的寺院真的太美了」「京都的文化獨一無二」。

但在地工作者卻說,已經明顯感受到異常:「如果我英文會更好就好了。不過大多旅客直接把目的地拿給我看。日本客人真的很少。」

航空與旅遊分析師鳥海高太朗表示:「日本人過去2年間明顯呈現『京都離心』。因為公車上不去、搭不到、太擁擠,日本人重視『安靜、慢慢看』的旅遊體驗,但現在已經做不到。」

那麼,日本旅客跑去哪了?根據觀光廳資料,答案不是大阪,而是「奈良」。

奈良擁有奈良公園、東大寺等世界級景點,卻曾是「住宿最少」的都市。然而近年飯店開業潮湧現,狀況大幅改變。

像「紫翠拉格珠瑞酒店奈良」便以正倉院寶物為靈感設計客房,飯店業者表示:「入住人數明顯上升」。

奈良縣也在本週宣布,去年1整年住宿人數突破2010年熱潮時紀錄,創下歷史新高。

鳥海分析奈良爆紅的關鍵:「京都好的飯店,一晚不是10萬日圓,而是20萬日圓(約4萬6千元台幣)。奈良吸走了大量『付不起20萬,但能接受10萬元』的需求。奈良確實成了京都的替代地。」

觀光客也說:「奈良比較安靜」「也有世界遺產,想再看看歷史」「京都真的太多人了」。

奈良飯店業者也期待「趁勢把奈良整體的魅力推得更高」。

不過,採訪深入後發現奈良觀光面臨最大瓶頸——「夜晚太早結束」。

下午5點半~6點,商店街開始陸續拉下鐵門。有的店家說「今天下雨所以提早收」,也有的苦笑表示「雖然知道現在關門太早,但看起來客人也…」。

白天擁擠的奈良公園,到晚上6點後卻變得空無一人。

受訪者甚至笑說:「這麼暗我還想說會不會遇到熊。」

難得找到的觀光客也困惑:「附近都沒開,全部關了」「現在是深夜嗎?」「現在才7點耶」。

唯一亮著燈的是今年10月剛開幕的夜間觀光據點「NARAMILE」,可以用日幣500買當地酒、看特產。奈良縣觀光局希望旅客「喝一杯後再走進奈良街區」,但營業時間只有到晚上8點。

當地為扭轉形象,7年前開始舉辦「夜市」,目前舉辦10次,每次到晚上約10點都非常熱鬧。

商店街代表前田孝登說:「大家都說奈良晚上不能玩,但其實完全可以!希望透過夜市讓大家感受奈良的夜。」

奈良是否能成為「晚上也一定要去」的城市?奈良的逆襲還在進行中。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劍指日本?解放軍預告「黃海連3天實彈射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