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受全球產能供過於求、地緣政治衝突及美國關稅政策等多重因素影響,台灣CPL及尼龍粒市場需求未見復甦且持續萎縮。為因應全球市場變化與推動長期永續發展,中石化董事會近日決議調整產線 持續推動轉型強化競爭力。
中石恣化經營團隊經審慎評估後認為,頭份廠CPL生產製程設備的技術特性與營運成本結構在當前環境下已難維持競爭力且不具經濟效益。為聚焦具發展潛力與永續價值的業務方向,董事會決議將頭份廠CPL二線 (No.2) 及尼龍粒工場停止生產並進行除役。
中石化為台灣唯一CPL生產製造公司,公司於2023年底公告頭份廠CPL一線 (No.1) 10萬噸停止生產後,總年產能為30萬噸。此次董事會決定將頭份廠CPL二線 (No.2) 10萬噸停產除役後,台灣 (中石化) CPL年產能將降為20萬噸。
展望未來,中石化將持續推動能源轉型與特用化學品事業發展,積極尋求電子級化學品的合作機會,同時強化現有資產的活化與再應用,提升資產運用效益。頭份廠其他產品將視市場狀況,配合公司策略及未來規劃進行最適化調整及安排,以提升公司營運效能,創造股東長期價值。
中石化強調,儘管外部環境仍具多重挑戰,企業轉型信念不變。公司將以穩健與負責任的步伐前行,秉持高度公司治理原則,回應股東及各利害關係人的期望與對社會的責任,持續邁向低碳、高附加價值與可持續的未來。
此外證交所公告,中石化處分凱基金普通股一案,經查符合《對有價證券上市公司重大訊息的查證暨公開處理程序》第4條第1項第20款情事,但中石化延遲輸入公開資訊觀測站重大訊息畫面,已違反前述處理程序之規定,證交所處以違約金新台幣3萬元,並函知中石化公司嗣後應確實依規定辦理。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普發1萬|警示戶無法匯入或領取普發現金 ATM領現4種狀況領嘸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