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經濟研究院今(6日)舉辦「2026年景氣展望與產業趨勢研討會」,會議由院長張建一率領各領域專家,探索2026年經濟情勢展望,並針對我國整體產業,剖析國內外經濟局勢與產業動向,提出台經院精闢論點及解析。
台經院表示,2025年台灣經濟表現亮眼,前三季成長率分別達5.45%、8.01%與7.64%,成長動能以貿易與投資為主,前三季輸出、資本形成及民間消費概估年增28.55%、6.90%與0.91%。主要原因在於美國關稅與中國內捲效應抑制傳產出口與汽車銷售,但美國人工智慧(AI)投資熱潮帶動台灣設備投資與商品出口,使科技產業成為主要成長引擎。
展望未來,台經院表示全球經濟雖在2025年上半年展現韌性,但自下半年起已轉向溫和放緩。上半年成長主要受貿易提前布局與庫存調整等暫時性因素帶動,並非基本面改善。隨著相關效應消退,經濟數據轉弱、勞動市場降溫,加上關稅推升美國物價壓力,國際機構普遍預期2026年全球成長將較2025年趨緩,貿易減速尤為明顯。
美國關稅衝擊持續發酵,全球經貿動能將進一步放緩。不過台經院分析,AI快速發展帶動全球投資熱潮,也為台灣帶來助益,但受高基期影響,民間投資與淨出口貢獻將較上年減弱。
內需方面,隨著上市櫃公司獲利成長,2026年薪資與股利發放可望提升,加上政府推動多項刺激措施,消費市場可望逐步回溫。台經院表示,整體而言,考量基期偏高,2026年經濟成長動能預料將較2025年放緩。根據台經院於2025年11月公布的最新預測,2026年GDP成長率為2.60%,較2025年更新後5.94%減少3.34個百分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台股收紅近200點 台積電小漲收1465元